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创业政策 > 正文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工程的通知

【点击数: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工程的通知


各普通本科高校: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等十五部门印发的《河北省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冀教高202136号),决定实施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工程,具体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以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主线,实施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师资培育、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研究、“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励五方面16项行动(简称“516工程”),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到2025年,基本建立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勇于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高素质人才。

二、工作任务

(一)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行动

1.建设200门左右省级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以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形式改革、评价方式转变为切入点,通过创新创业项目模拟训练,使学生初步构建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和知识体系。

2.建设200门左右省级创新创业类社会实践课程。以实践平台建设、实践导师培育、课程内容改革和评价方式转变等为切入点,推进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深度融合,引领学生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增长智慧才干,锤炼意志品质,涵养家国情怀。

3.建设200门左右省级专创融合课程。以创新创业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引导式教学为手段,以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改革、教学形式创新和评价方式转变等为切入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行动

1.支持10000项左右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实施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进一步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2.建设30个左右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内涵建设,拓展实践基地和载体,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推进校企联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3.打造50个左右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以精益创业为基本逻辑,以创新创业平台、导师、种子、体系等为切入点,通过创新创业实战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创业的底层逻辑,以“师生共创”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落地孵化。

4.打造50个左右河北省大学生创客训练营。以设计思维为基本逻辑,以创客平台、创客教师、创客种子、创客体系等为切入点,通过创客实战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创新的底层逻辑,在创客体验中产出高峰成果。

5.培养500名左右大学生创新创业新秀。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树立一批创新创业典型,进一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三)创新创业师资培育行动

1.建设30个左右省级创新创业学院。推动高校成立校内专门机构,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集聚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要素,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条件保障。

2.建设5个左右省级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基地。搭建创新创业教学沟通交流与共谋发展平台,调动教师和相关部门人员创新创业教学与指导的积极性。构建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定期对高校创新创业导师开展系统培训,开拓教师视野,提升师资认知水平,提高教学水平。

3.培育200名左右省级创新创业教学名师。教学名师旨在培养一批既懂创业方法论又具有项目指导实战经验,既能用精益创业理论辅导创业项目又能协助整合行业创业资源的精英创业导师队伍,助力高校师生开展创业实践。

4.培育200个左右省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通过集聚优质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持续推进人才培养理念革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和培养质量评价转变,持续探索创新创业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四)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研究行动

1.设立200个左右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中继续设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专项,围绕创新创业课程与教材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等重点环节,以调查分析、课题研究、咨询资政为重点,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机制、新模式、新举措,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遴选300篇左右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秀论文。聚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经验做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及质量标准研究,创新创业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改革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等方面,推出一批优秀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成果,推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水平。

3.积极发挥专家组织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专家组织作用,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水平。利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基层教学组织等平台,为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服务与支持。调整充实我省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定期组织双创导师深入校园举办创业大讲堂,进行创业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实践指导等。

(五)“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励行动

充分发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有效激励广大师生踊跃参赛,建立完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长效激励机制。将大赛获奖情况纳入全省本科高校领导班子定量评价、“双一流”建设绩效考核,作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等项目遴选、经费分配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在符合基本申报条件的情况下,国赛金奖项目的第一指导教师可以该项目相关成果为基础直接牵头申报一次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不受学校指标限制。国赛银奖及以上项目第一指导教师,直接入选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直接参评创新创业教学名师和团队,不受学校指标限制。同时奖励立项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不受学校指标限制。强化大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作用,将竞赛成绩纳入学分转化、研究生推免、奖学金评定等,鼓励各学段学生积极参赛。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把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深入了解情况,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积极研究制定和落实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二)加强部门协同。高校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同,形成合力,认真研究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项政策的落实。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高校要大力宣传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选树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典型,丰富宣传形式,培育创客文化,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环境,形成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河北省教育厅

2022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