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基地)”的职能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基地)”(文中简称:实验室(基地))的职能是为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开展实践、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优质条件保障,主要依托各级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促进科教融合,完善开放共享管理机制,支持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学科竞赛、自主创新创业实践及创新创业社团活动。
二、基本要求
1. 实验室(基地)应具备功能明确的独立空间(或开放共享区域),使用面积一般不少于50m2,可以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学术研讨以及作品展示。
2. 实验室(基地)应拥有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教师们具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与热情,所在单位有配套的激励政策。
3. 实验室(基地)应具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必需的硬件条件,如加工设备、实验测试仪器、必要的消耗材料等。
4. 实验室(基地)由所在学院(或单位)负责管理。日常管理由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并指导学生安全、规范地使用相关设备。可同时聘用研究生助管、勤工助学学生或志愿者协助开展管理工作。
5.建立规范可行的开放管理制度,面向学生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基地)应具有网站等宣传展示渠道,作为师生沟通的平台。发布服务功能介绍、管理规定、设备配置、安全操作规程和预约办法等信息。
6.实验室(基地)是学校创新创业团队的重要培育平台,每年应推荐创新创业团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创新创业大赛。
7.鼓励接纳不同专业的学生进驻实验室(基地),提倡多学科交叉组建师生团队,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
8.积极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引入社会资源,拓宽创新创业教育渠道;对优质的创新成果项目实施孵化,并进行产业化对接。
9.学校对实验室(基地)实行年度考核和滚动管理制度。